觀測連結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展覽】第三屆台北插畫藝術節

 

圖片取自網路

=====================================

  • 時間:2020.12.04(五)–12.06(日) 10:00–20:00 (首日14:00~)
  • 票價:盲鳥票138元~限量三日票588元不等 (依官網規定)

=====================================

第三屆台北插畫藝術節在充滿耶誕氛圍的12月登場,就像傳遞一則訊息:讓我們揮別黯淡的過去、準備迎向新未來吧。

今年的主視覺是曾在草率季露出、在Mangasick辦過個展的「低級失誤」。

 

接著她也將在12/11 -2021/01/04於Mangasick舉辦第二次個展—「處鳥」,喜歡輕柔夢幻風格的人不要錯過。

說回活動本身,個人連續逛了三年,真心感覺每一屆都愈來愈好。除了看見熟悉的創作者品牌參展,也樂見新面孔曝光。





創作者平常是非常寂寞的一群動物,總是埋頭窩在自己的天地裡創作。當嘔心瀝血的成果好不容易有個場合能夠對外說話,他們當然是非常熱情且珍惜的。

若介紹完還能聽見參觀者/粉絲一兩句鼓勵或稱讚的話,往往就能原地補血回升。

隨機和幾位參展創作者聊過,得知大多是砸了重本在準備這次的活動,就為了給來場者良好的品牌印象。其中居然也有在校大學生和朋友參展,非常有勇氣!


先撇除風格立場強烈的不談,至少插畫給人的感受是柔軟可親,所以整個場合所呈現出來的交流氛圍自然熱絡而溫馨。場內除了傳統的平面插畫、數位繪圖、立體創作展出之外,還有很多從畫延伸出去的體驗,譬如結合理髮、似顏繪、展品立體化諮詢…等等,穿梭會場就像一場冒險,你永遠不知道作品還可以帶你去哪裡。

這也是為什麼個人喜歡逛插畫藝術節的原因。

 


 
 
以下直接看會場照片,印象深刻的再特別說明。請原諒當日人潮多為了取景需要,沒能拍到創作者標牌,喜歡作品的話可以參考官方粉專拍的參展者照片
 
 
 
 
鬍子大叔之前也有參展,這次不只創作立體化,連周邊都有了!
 









 

日常美學的創作者喜歡魚,故繪製了一系列房卡,其中還有「虛構水族店」。又,平時工作內容是製作劇場道具相關,於是想到用複合媒材做了個供人窺探的立體裝置,在頂端平台注滿水,模擬魚在水面下悠游的樣子。
 
 

 
保羅七號的作品,個人很喜歡情緒怪物擬人化的概念。
 
 
 
吉文考古攤上有很多美麗的復古花紋設計,但最吸引我的是繪本《書蟲》。書採左翻直式編排並搭上滿版插圖,大意講述主角養了一隻看似不起眼的書蟲(設定:蟲最後會結繭變成紙織錦),但這隻被眾人恥笑的書蟲,最後居然變成村裡最漂亮的紙織錦,還為飼主帶來一筆財富…類似《醜小鴨》的變形童話。寓意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小看自己」,非常正面。 

 


 
多肉人物主要角色造型很討喜,是個無法令人討厭的嬰兒臉胖阿伯。(但不是怪叔叔)
 

 

芸森Yun-sen聊過後覺得能親手立體化自己創作角色的人真的很厲害。

 





Jing Lan 鯨藍設計師本人原本在英國就職,因為疫情目前在台灣遠端工作,畫的內容多以住家附近公園觀察到的動物花鳥為主,再應用到花紋設計上。狐狸帽好可愛
 
 



草棉谷RONG也曾跑同人場參展,一段時間沒注意周邊變得好豐富。版畫般的上色筆觸和雙馬尾女孩是正字標記。
 
 
 
 
river run作者過去曾待過紡織相關產業,攤上多是布製品。這次特別輸出四幅彩色動物畫(非賣品)展出不管是牆上的畫還是一字排開的領巾,視覺效果都很不錯。除了這位,其他創作人也有部分在經營Pinkoi可上網搜尋。
 
 
 
 
浪漫人攤上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角色,雖然很想靠近仔細看但當下不是有人在拍攝要不是就是人群圍觀只好跳過

 
安妮的奇異星球創作者很熱情介紹插圖繪卡,疑惑之下便問為什麼主題選了心理測驗,才得知對方會算命加上喜歡畫畫,所以才想要結合這兩項技能。聽完我說以後都可以自己畫卡牌了,對方笑說有可能呀
離去之前,問了桌上籤筒的用意,她說可以付費幫忙算《易經》卦象,而籤上數字標示的是上卦下卦所以只有她能讀懂…真是太酷了!
 
 








勉強及格的生活首先注意到乾淨簡單的畫風,細讀文案後覺得頗有共鳴。拿60分的平淡人生沒什麼不對,只要想清楚心安理得過日子就好創作源自生活一點也不假。







 
一曲一會最近老派風格的東西莫名有人氣,個人也是愛好者之一。創作者畫的是他聽過曲目後的心得,每幅圖下面都貼有曲目的QR code,可以上網直接聽
 
 


Huyu是藝術類展覽(文博會/草率季/插畫藝術節)的常客,創作者曾在法國留學。筆下繁複的線條和奇幻風格十分吸睛,題材偏好神話生物或非人族類周邊設計則從之前的平面特殊印刷到近期精裝的五行卡牌製作上愈來愈精美印刷不易、數量稀少故單價偏高。
喜歡的人還是會下重本收藏
 









 
Shelly Lu雪莉盧用CD盒陳列英文字母,仿大樓樓層圖的呈現方式很新鮮有趣
 
















 
 
礙於時間因素+體力有限,蠻多攤位只能簡單瀏覽帶過,有緣再會。

 
最後記錄一點個人想法:

一、創作主題是什麼都無所謂,但除了有形的辨識風格,其實無形的態度(作者理念、想法、立場、想傳達的訊息⋯⋯)才重要。主軸思想夠明確就能讓人看到蘊藏在其中的靈魂特色
 
近年吹起本土化風潮,蠻多作者都畫了台灣特有種內容不外乎是動物與牠們的產地但當大家都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觀者注意力會疲乏,甚至被稀釋。如果只是業餘的興趣自娛娛人倒沒關係若要走向商業化可能還是要做出差異化—認真思索「到底我跟別人有何不同?」
當然,藝術欣賞一向很主觀搞不好業主就愛某一味沒有標準答案。只是覺得與眾不同會不會走得比較長遠?
 
承上,多數創作者主題和使用媒材多少跟自己的過去生活/工作經歷有關,或許選材從己身出發最理想然後,要相信走過的路不會白費。
 
創作者們偏向用電繪仿手繪的筆觸作畫,猜想人們對於快速完成的填色效果或制式化上色已經厭膩,開始欣賞不容易模仿的質感;但同時又要順應趨勢使用數位科技工具,才能快速在不同媒介上重複、再製、傳遞檔案,於是乎自然形成這種手法。
 
不管畫風如何,「統一風格的系列作」在眼花撩亂的插畫大亂鬥會場裡很搶眼球。圖看似連貫且出現相同元素,就蠻適合發展成故事或整理成冊。花紋的話,譬如圖冊。

之前曾質疑過印明信片的必要性,但逛完覺得有總比沒有好。尤其對參展初心者來說,目標受眾需要培養,剛開始人對於陌生品牌會觀望,且疫情之下也不是每人銀兩充足。即使如此也不能排除和作品一見鍾情,想投資創作者的時候。

名片雖好,終究是名片;海報雖好,沒地方貼。此時明信片就成為一種沒有負擔的紀念品。(讓我們好好回想一下博物館商店/特展販售區,為什麼都出現這玩意兒)這八成也是很多攤主很大方,只要你打卡追蹤就送貼紙、明信片的用意:請記住我!

以上心得就分享到這。

秀一下盲鳥票的卡面
 

每次去插畫藝術節的感想都不同,欣賞圖像也順便開開眼界。沒意外的話,下一屆還是會去逛。本以為首日進場人潮已經夠多了,結果官方po照片顯示周末人龍隊伍更可怕!

下次見!

=====================================

相關連結:

台北插畫藝術節官網

台北插畫藝術節粉專

自由人藝術公寓

小路映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